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燕客書詐

燕客書詐

西漢昭帝(前94-前74年)劉弗陵,漢武帝之子。昭帝即位後,姐姐蓋主、哥哥燕王劉旦和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相勾結,讓人以燕王名義寫信誣告博陸侯大將軍霍光擅自調動大將軍府內的校尉,專權自恣,並懷疑他有政變陰謀。表示願意歸還印章,在皇宮內守衛,來觀察、應付奸臣政變的發生。等霍光休息出宮那天,上奏給昭帝。轉天霍光聞訊,入朝時在皇宮畫室等候。昭帝看霍光不在,就問:“大將軍在哪裡?”左將軍上官桀答道:“因燕王告發他的罪行,所以不敢上朝了。”昭帝命他上朝。霍光走上大殿,摘下帽子叩頭道歉。昭帝說:“請大將軍戴上帽子,我知道燕王那封告發信是編造的謊言,您是無辜的。”霍光問:“陛下是怎么了解到實情的?”昭帝說:“將軍到廣明亭去考察郎吏的業績,調動校尉來,也用不了十天時間,此事燕王又怎么會知道呢?再說將軍想要謀反,也用不著調動一個校尉來。”當時昭帝才14歲,尚書等近臣都為昭帝對問題的中肯分析而震驚。上書告發的那個人逃跑了,昭帝派人緊急追捕。由於漢昭帝明辨是非,霍光才沒被治罪。後以“燕客書詐”為詠賢臣遭毀謗的典故。

【出典】:

《漢書》卷68《霍光傳》2935、2936頁:“於是蓋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與燕王旦通謀,詐令人為燕王上書,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稱蹕,太官先置……又擅調益莫府校尉。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臣旦願歸符璽,入宿衛,察奸臣變。’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書奏,帝不肯下。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桀對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詔召大將軍。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屬耳。調校尉以來未能十日,燕王何以知之?且將軍為非,不須校尉。’是時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而上書者果亡,捕之甚急。”

【例句】:

唐·李紳《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燕客書方詐,堯門信未孚。”

燕客書詐字典分解

燕客的解釋 宴請賓客。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請嗺》:“今人燕客杯酌,勸盡飲曰‘千歲’,南北士人多亦然。” 清 方文 《楊東子宅題九龍山樵卷》詩:“ 廣陵 七月秋氣涼,

也學習下:燕客詐書【歷史典故】

《漢書.霍光傳》:“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懷怨望。……於是蓋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與燕王旦通謀,詐令人為燕王上書,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稱𫎳,太官先置。……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臣旦願歸符璽,入宿衛,察奸臣變。’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桀對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詔召大將軍。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

燕客書詐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