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落筆點蠅

落筆點蠅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四):“曹不興,吳興人也。孫權使畫屏風,誤落筆點素,因就成蠅狀。權疑其真,以手彈之。”

原是說三國時吳名畫家曹不興身手不凡,後用為典故,比喻繪畫技藝高超。

宋.陳師道《再和寇十一》詩:“逢場作戲真呈拙,誤筆成蠅豈所長。”

落筆點蠅字典分解

落筆的解釋 [start to write or draw;start to set pen on paper] 下筆書寫或作畫他在有了生活體驗後才落筆畫畫?

也學習下:落濛關【歷史地名】

在今貴州遵義縣 (南白鎮) 西北樂理 (樂民村)。《方輿紀要》 卷70遵義府遵義縣: 落濛關在 “府西三十里。(明) 萬曆中,水西安疆臣討楊應龍,由西路沙溪、馬站、石壁、花毛田而進,奪落濛關”。 在今貴州省遵義縣西樂理(樂民村)。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楊應龍,安疆臣奪落濛關,即此。

落筆點蠅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