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捉髮
沐:洗頭。捉:用手握住。 沐浴一次要三次握住頭髮起水。 形容公務繁勞和求賢心切。語出《呂氏春秋.謹聽》:“昔者禹一沐而三捉髮,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淮南子.汜論訓》:“當此之時,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髮,以勞天下之民。”後多引作〔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捉:亦作“握”。哺( ㄅㄨˇ bǔ ):口中含嚼的食物。字一作“餔”。意謂洗一次澡和吃一頓飯,中間都要停下三次。極言為延攬賢才而操心忙碌。《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唐.韓愈《後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於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太平天國.洪仁玕《英傑歸真》:“乾王恩高量廣,不以初交見嫌,不以觸犯見罪,雖興周之姬旦一飯吐三餔,一沐三握髮,無以過也。”
其他 周公愛賢,一沐之間,聞賢士至,不待沐畢,即先握髮出迎。形容求賢心切。《史記·魯周公世家》:“我~,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褒義。常用於形容求賢心切。也作“一沐三握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