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門卻掃
杜,阻塞。卻掃,不掃。關閉大門,不再灑掃門徑,迎接賓客。指不與外界接觸。原是對北魏李謐隱居治學生涯的形容。李謐,字永和,趙郡(今河北趙縣)人。自小好學,博通諸經,遍覽百家,然朝廷徵召並拜他為著作佐郎,他辭而不就;公府兩次徵召,他仍不就,雖生於仕宦大家,卻只以琴書為業,有絕世之心。年三十二夭亡,遐邇悼惜。於是四十五位學官上書道:“故處士李謐;十三歲通《孝經》、《論語》、《毛詩》、《尚書》,兼長曆數之術,但只以擁書為樂,竟杜門卻掃,棄家產而求書,經其審定的書四千卷有餘。常常隆冬達曙,盛夏通宵,然暴疾而卒,朝廷怎可默然!”帝隨即降詔,謚謐貞靜處士,又表謐門閭,門為“文德”,里為“孝義”。又作閉門掃軌(軌,車輪留下的痕跡)。
【出典】:
《魏書》卷90《李謐傳》1938、1939頁:“學官四十五人上書曰:‘竊見故處士趙郡李謐……十三通《孝經》、《論語》、《毛詩》、《尚書》,歷數之術尤盡其長,州閭鄉黨有神童之號……遂絕跡下幃,杜門卻掃,棄產營書,手自刪削,卷無重複者四千有餘矣……而祐善空間聞,暴疾而卒……其可默乎!’事奏,詔曰:‘謐屢辭徵辟,志守沖素,儒隱之操,深可嘉美。……謚曰貞靜處士,並表其門閭,以旌高節。’遣謁者奉冊,於是表其門曰‘文德’,里曰‘孝義’雲。”
【例句】:
唐·劉知幾《史通·忤時》:“杜門卻掃,凡經三載”。 清·朱彝尊《〈話山集〉序》:“平湖陸先生話山,名在復社。迨甲申六月,納巾衫於學使,業閉門掃軌矣。”
見“閉門卻掃”。宋·孔平仲《續世說·文學》:“遂絕跡下帷,~,棄產營書。”
杜門卻掃字典分解
成語杜門卻掃的解釋 杜:堵塞;卻掃:不再掃逕迎客。關上大門,掃除車跡。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杜門的解釋 [close the door] 閉門光退門閭,杜門自守。——《漢書·孫光傳》而又剪髮杜門。——明
卻掃的解釋 亦作“卻埽”。亦作“卻掃”。不再掃逕迎客。謂閉門謝客。 三國 魏 王粲 《寡婦賦》:“闔門兮卻掃,幽處兮高堂。”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閉關卻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