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而不征
幾而不征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幾:查看,稽查。征:徵稅。指在關口、市場等處只稽查而不徵收商稅。《國語.齊語》:“通齊國之魚鹽於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韋昭註:“幾,幾異服、識異言也。征,稅也。取魚鹽者不徵稅,所以利諸侯、致遠物也。”也作【譏而不征】。(譏:查問。)《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趙岐註:“關以譏難非常,不徵稅也。”(岐:地名,在今陝西岐山縣一帶。)《禮記.王制》:“關譏而不征。”
偏正 在各處設立關卡,只稽查而不征賦稅。《國語·齊語》:“通齊國之魚鹽於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幾,不讀作jǐ。△用於規章制度方面。也作“譏而不征”。
詞語分解
- 幾的解釋 幾 (②③幾) ī 小或矮的桌子:茶几兒。 將近,差一點:幾乎。幾至。 苗頭:知幾其神乎。 幾 (幾) ǐ 詢問數量多少(估計不太大)的疑問詞:幾個人?幾何(.多少,如“人生几几?”.研究點線面體的
- 不征的解釋 不收稅。《孟子·公孫丑下》:“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國語·齊語》:“通 齊國 之魚鹽於 東萊 ,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 韋昭 註:“征,稅也。”
歷史典故推薦:振振有辭
見“振振有詞”。鄧賢《中國知青夢》:“副主任自恃有政策撐腰,~地闡釋:‘中央《知青工作四十條》規定,今後國營農場知青一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幾而不征歷史
猜你喜歡
都縣的歷史解釋
即唐納州都闕縣。治所存心養性的歷史解釋
存保全。保全赤子之心野竹坪鎮的歷史解釋
在湖南省保靖縣西南部毛惠秀的歷史解釋
南朝齊滎陽陽武人。毛陳法容的歷史解釋
南朝宋丹陽建康人。明稱柴而爨的歷史解釋
見稱薪而爨。警世通言李哲的歷史解釋
安弟。與兄同時背叔父明安太右聯合旗的歷史解釋
簡稱明太聯合旗。年當金津的歷史解釋
在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郊的歷史解釋
春秋晉地,當在今山西含英咀華的歷史解釋
比喻細細玩味體會詩文廣嚴寺鎮的歷史解釋
在今江蘇溧水縣西北。埠頭鎮的歷史解釋
即湟里鎮。今江蘇武進嚴光垂釣的歷史解釋
東漢初年名士嚴光隱居中俄協定的歷史解釋
見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掌交的歷史解釋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竟陵的歷史解釋
戰國楚地。在今湖北潛太子常從的歷史解釋
官名。三國魏置,六品教字埡鎮的歷史解釋
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荻蘆寨的歷史解釋
南宋淳祐三年置,屬連
相關歷史
![幾而不征_幾而不征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