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顏觀色
察顏觀色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原是指孔子提出的士人與人交往時應注意的事項,後則泛指對權勢者曲意逢迎。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孔子讀書人怎樣做才可以稱之為達。孔子反問道,你說的達是什麼意思?子張說,是指出外作官或在家隱居都要有個好名聲。孔子說,這是聞,而不叫達。所謂達,即是品質正直,遇事講理,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和觀察別人的臉色,尊敬別人。這種人,無論作官或者家居都能事事行得通。至於聞,表面上似乎愛好仁德,實際行為卻不如此,可是自己竟以仁人自居而不加疑惑。這種人,無論作官或是居家都能騙取名望。
【出典】:
《論語·顏淵》:“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例句】: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滕胤傳》註:“胤每聽辭訟,斷罪法,察言觀色,務盡情理。”
並列 觀察別人的臉色,以揣摩其心意。冬雪《紅杜鵑》:“璇兒察顏觀色,趁此向李阿婆提出了徐芳的租房之事。”△用於知人論事方面。
詞語分解
- 察的解釋 察 á 仔細看,調查研究:察看。察核。觀察。考察(.實地觀察調查,如“科學察察”;.細緻深刻地觀察,如“科學研究要勤於察察和思考”)。察覺。察訪。察勘。察探。明察秋毫(“秋毫”指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 觀色的解釋 觀察臉色。《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諫説,慕 晏嬰 之為人也,然而承意觀色為務。”
歷史典故推薦:泉客珠
源見“鮫人泣珠”。泛指珍珠。唐 杜甫《客從》詩:“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察顏觀色歷史
猜你喜歡
李協的歷史解釋
生卒憲宗子。長慶時封田光的歷史解釋
秦末齊人。齊王田廣相言不及義的歷史解釋
指說話無價值,沒有涉拋金棄鼓的歷史解釋
金指鑼。拋下助戰用的土字界碑的歷史解釋
根據清鹹豐十一年不平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歷史解釋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吳慶坻的歷史解釋
清末民初浙江錢塘今杭斗筲的歷史解釋
源見斗筲小人。喻人的龍哈的歷史解釋
在今廣西忻城縣境內。烏鳥私情的歷史解釋
古時傳說,小烏鴉翅膀十二門論的歷史解釋
書名。古印度龍樹著,峽州路的歷史解釋
元至元十七年改硤州置戲志才的歷史解釋
東漢末潁川人。曹操謀陰平侯國的歷史解釋
西漢置,屬東海郡。治鐵木真的歷史解釋
即元太祖。觀政進士的歷史解釋
對錄為進士而未直接任春盤的歷史解釋
唐俗,立春之日,家家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的歷史解釋
生別離生時和親人長期衛鬢的歷史解釋
太平御覽卷三七三引史蘄水的歷史解釋
即今湖北蘄春縣西南之
相關歷史
![察顏觀色_察顏觀色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