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獵侍郎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顏挺之傳》:“(李)林甫引蕭炅(音jiǒng)為戶部侍郎,嘗與挺之同行慶弔,客次有《禮記》,蕭炅讀之曰:‘蒸嘗伏獵’。(按應讀“蒸嘗伏臘”。)炅早從官,無學術,不識‘伏臘’(伏日和臘日是古時兩種節令)之意,誤讀之。挺之戲問,炅對如初。挺之白九齡曰:‘省中(這裡指中書省治下,當時張九齡為宰相)豈有“伏獵侍郎”!’由是出為岐州刺使,林甫深恨之。”
蕭炅不學無術,奸相李林甫任人唯親。因為得罪了權奸,張九齡終被罷相,顏挺之也被排擠到外地做官。隨後經玄宗查詢顏挺之的去向,李林甫以老病為由,只讓顏挺之做了一個閒官。顏鬱郁不得志而死。
後以此為不通文墨的典故。
伏獵侍郎字典分解
成語伏獵侍郎的解釋 指 唐 戶部侍郎 蕭炅 。因其曾將“伏臘”讀為“伏獵”,故被譏為“伏獵侍郎”。《舊唐書·嚴挺之傳》:“客次有《禮記》, 蕭炅 讀之曰:‘蒸嘗伏獵。’ 炅 早從官,無學術,不識‘伏臘’之意,誤讀之。 挺之 戲問, 炅 對如初。 挺之 白 九齡
伏獵的解釋 (1). 唐 戶部侍郎 蕭炅 曾將“伏臘”誤讀為“伏獵”。後因以“伏獵”為大臣不學無文之典實。 清 魏源 《擬進呈<元史新編序>》:“臺省長官多其國人,及其判
侍郎的解釋 [assistant minister] 中國古代官名,明清時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長,地位次於尚書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