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大瓠之用

大瓠之用

瓠:葫蘆。原指對事物使用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後指量材使用。語本《莊子.逍遙遊》:魏王送給惠子一顆大瓠的種子,種下後結出的葫蘆可以裝五石水漿,惠子認為它太大用不上,就打破了。莊子對惠子說:“夫子固拙於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偏正 瓠,葫蘆。比喻對事物應當量材使用。《莊子·逍遙遊》記述惠子告訴莊子說,他種了一種大瓠,結的果實很大,容積有五石,因為它沒有用給打破了。莊子說,何不用它來渡水? △用於描寫恰當使用事物。

大瓠之用字典分解

成語大瓠之用的解釋 瓠:葫蘆。原指事物不同的使用,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後指量材使用。

不妨一看:大都偶國,亂之本也【歷史典故】

都:都邑。偶:相配,比得上。國:指國都。 大城市和京都不相上下,這是禍亂的根本。 古時等級制度森嚴,認為妾媵和正妻、庶子和嫡子、大城和國都都應保持差距,否則就會招致禍亂。語出《左傳.閔公二年》:“內寵並後,外寵二政,嬖子配嫡,大都偶國,亂之本也。”《舊唐書.朱克融等傳.論》:“大都偶國,亂之本也。故古先哲王建國,公侯之封,不過千乘,所以強幹弱枝,防其悖慢。”

大瓠之用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