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心曠神怡

心曠神怡

曠:開闊,開朗。心境開曠,精神怡悅。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四遊記.八仙蟠桃大會》:“四人更唱疊和,高卑互陳,陸續不絕,果是鈞天廣樂,餘韻悠揚。八仙聽之,心曠神怡,不覺鼓舞。”魯迅《墳.未有天才之前》:“譬如好花從泥土裡出來,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賞鑒,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賞鑒,正不必花卉自身,這才心曠神怡的——假如當作泥土也有靈魂的說。”亦作“心曠神恬”。明.無名氏《三化邯鄲》二折:“這枕抱著呵,骨清毛爽;靠著呵,心曠神恬;枕著呵,夢斷魂勞。”亦作“心怡神曠”。《群音類選.泰和記.劉蘇州席上寫風情》:“幸青皇肯憐,故紅妝相向,心怡神曠,顧效鸞凰。”亦作“心曠神愉”。清.薛福成《白雷登海口避暑記》:“於斯之際,蠲煩滌囂,心曠神愉,竊意世間所謂神仙者之樂,不過是也。”亦作“神怡心曠”。《紅樓夢》四一回:“正值風清氣爽之時,那樂聲穿林度水而來,自然使人神怡心曠。”


並列 曠,開闊、開朗。怡,愉快。心胸開闊,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葉辛《蹉跎歲月》:“大自然的嬌美,又像個久違的好朋友般陡然出現在柯碧舟面前,使得他不由感到~。”△褒義。常用於形容觀賞自然風光或文藝作品時的情感。 →賞心悅目 ↔心煩意亂心慌意亂。也作“神怡心曠”、“心曠神恬”、“心曠神愉”、“心怡神曠”、“心怡神悅”、“心悅神怡”。

心曠神怡字典分解

成語心曠神怡的解釋 曠:開闊;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神怡的解釋 精神安適愉快。 魯迅 《準風月談·秋夜紀游》:“我生長農村中,愛聽狗子叫,深夜遠吠,聞之神怡。”參見“ 心曠神怡 ”。

多學一學:心慕力追【歷史典故】

唐·李世民《王羲之傳論》:“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心曠神怡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