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觥走斝
歷史字典解釋:
觥、斝:皆古代酒器。謂頻頻舉杯。元.無名氏《五龍朝聖》四折:“年年賀遐齡永固,歲歲贊萬乘明君,玳瑁筵飛觥走斝,金殿內瑞氣氤氳。”亦作“飛觴走斝”。元.馬致遠《青衫淚》四折:“一個待詠月嘲風,一個待飛觴走斝,談些古是今非,下學上達。”亦作“飛觥獻斝”。《紅樓夢》一回:“二人歸坐,先是款酌慢飲,漸次談至興濃,不覺飛觥獻斝起來。”
並列 觥、斝,古代酒器。在宴會上頻頻傳杯。元·無名氏《五龍朝聖》:“年年賀遐齡永固,歲歲贊萬乘明君,玳瑁筵飛觥走斝,金殿內瑞氣氤氳。”△多用於宴會的盛況。也作“飛觥獻斝”、“飛觴走斝”。
詞語分解
- 飛觥的解釋 傳杯。 唐 羊昭業 《皮襲美見留小宴次韻》:“澤國春來少遇晴,有花開日且飛觥。” 宋 梅堯臣 《次韻答黃介夫七十韻》:“物理既難常,達生重飛觥。” 清 陳維崧 《鶯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詞:“
- 斝的解釋 斝 ǎ 古代青銅製的酒器,圓口,三足。 筆畫數:; 部首:斗;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知名當世
指在當代極有名聲。漢.荀悅《漢紀.宣帝紀四》:“圖畫相次於未央宮,第一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次曰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皆有功德,知名當世。”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朝見》:“知名當世,實類無人。”宋
![飛觥走斝_飛觥走斝介紹_歷史知識](/img/7/267/n5Gcucmbhp3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飛觥走斝_飛觥走斝介紹_歷史知識](/img/c/93a/cmbw5yb1NWdpp2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猜你喜歡:
![飛觥走斝_飛觥走斝介紹_歷史知識](/img/f/b0d/0Xfn1WS0NncpZmLtVGdpt3e.jpg)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