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不合禮的事不去看,不合禮的事不去聽,不合禮的事不去說,不合禮的事不去做。 古代儒家認為仁人所應具有的修養。語出《論語.顏淵》:“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宋.王安石《三聖人》:“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此大賢者之事也。”元.王實甫《西廂記》一本二折:“君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魯迅《準風月談.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靜靜的等著別人的‘多行不義,必自斃’,禮也。”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字典分解
非禮的解釋 (1).不合禮儀制度。《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越石父 免於羈束,未鏇踵而責以非禮,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