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命是從
唯命是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亦作“唯命是聽”。原指執行命令,不敢違反。後則泛指跟在他人後面,叫怎樣就怎樣的種種表現。公元前597年,楚莊王以鄭國背盟向晉而率師伐鄭。三個月後,攻克鄭國國都。鄭襄公脫去上衣,牽著羊以迎接楚王,說,我沒能得到上天眷祐,沒有侍奉好您,使您帶著怒氣到達敝邑,這是我的罪過,怎敢不聽從您的命令。不管是把我流放江南海邊,還是賜給諸侯作奴隸,我都一概服從。如果您能念及兩國傳統友誼,向我國先祖周厲王、周宣王、鄭桓公、鄭武公求福,而不絕滅敝邑,讓敝邑改而奉事您,等於貴國屬下之縣,這是您的恩典,也是我們的心愿,只是我還不敢奢望這一點,謹此披露心跡,請您考慮。鄭襄公的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楚莊王。他下令退軍三十里,然後與鄭國結盟而歸。
【出典】:
《左傳·宣公十二年》:“十二年春,楚子圍鄭。……三月克之。入自皇門,至於逵路。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其俘諸江南,以實海濱,亦唯命;其翦以賜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顧前好,徼福於歷、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於九縣。君之惠也,孤之願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實圖之。’”
【例句】:
《左傳·成公二年》:“況其不幸,敢不唯命是聽!” 《左傳·成公十六年》:‘雞鳴而食,唯命是聽。” 《左傳·昭公十二年》:“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敢不唯命是聽。”
見“唯命是聽”。
詞語分解
- 唯的解釋 唯 é 義同“惟”①:唯物論。唯心論。唯物史觀。唯心史觀。唯理論。唯名論。 答應的聲音:唯唯(.謙卑的應答聲;.魚相隨而行的樣子,如“其魚唯唯”)。唯唯諾諾。唯唯否否。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
- 從的解釋 從 (從) ó 依順:順從。盲從。從善如流。 採取,按照:從優。 跟隨:願從其後。 跟隨的人:侍從。僕從。 參與:從業。從政。投筆從戎。 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次要的:主從。從犯。 宗族中次於
歷史典故推薦:解嘲
泛指釋懷 * 之作。唐杜甫《堂成》詩:“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參見:○揚子解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唯命是從歷史
猜你喜歡
正軍戶的歷史解釋
元代漢軍軍戶名。見漢待勢乘時的歷史解釋
並列靜觀形勢,利用時鳳閣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即中書省。武無盡藏的歷史解釋
佛教名詞。謂真如法性瑞芳鎮的歷史解釋
在台灣省台北縣東北部海誓山盟的歷史解釋
誓言和盟約如山和海一半文半白的歷史解釋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要高資鎮的歷史解釋
亦曰高家鎮。明置,屬新長鐵路的歷史解釋
北起江蘇省新沂,經淮樂恢的歷史解釋
字伯奇,京兆長陵今陝北石窟寺的歷史解釋
又稱寺溝石窟。在今甘礪兵秣馬的歷史解釋
見厲兵秣馬。明朱元璋喀喇沁中旗的歷史解釋
清康熙四十四年析喀喇大洪寨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北京山縣西北大谷簾泉的歷史解釋
在今江西星子縣西三十臨安府的歷史解釋
南宋建炎三年升杭州置多隆武的歷史解釋
生卒姓烏素爾。滿洲鑲持節發倉廩的歷史解釋
泛指奉旨恤民賑災。宋空坑的歷史解釋
地名。在今江西興國縣凌霄之志的歷史解釋
晉書慕容垂載記遇風塵
相關歷史
![唯命是從_唯命是從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