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匄非童子
《左傳.成公十六年》:“楚晨壓晉軍而陳。軍吏患之。范匄趨進,曰:‘塞井夷灶,陳于軍中,而疏行首。晉、楚為天所授,何患焉?’文子執戈逐之,曰:‘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春秋時期有一名叫范匄的少年為晉國對付楚軍進攻的事獻策排憂,遭其父指斥。後以“范匄非童子”作稱頌少年有為的典故。
唐.李端《送單少府赴扶風》:“范匄非童子,楊修豈小兒。”
《左傳.成公十六年》:“楚晨壓晉軍而陳。軍吏患之。范匄趨進,曰:‘塞井夷灶,陳于軍中,而疏行首。晉、楚為天所授,何患焉?’文子執戈逐之,曰:‘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春秋時期有一名叫范匄的少年為晉國對付楚軍進攻的事獻策排憂,遭其父指斥。後以“范匄非童子”作稱頌少年有為的典故。
唐.李端《送單少府赴扶風》:“范匄非童子,楊修豈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