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之無不及
《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原意是指顓孫師有些過分,卜商有些趕不上。後因以“有過之無不及”。
用為二者相比,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地方的典故。
毛澤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在這四十八天中,世界人民的注意史達林格勒,和去年十月間世界人民的注視莫斯科,其關心程度,是有過之無不及的。”
並列 只有超過,沒有趕不上的。語本《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張賢亮《小說中國》:“羅馬教廷將異教徒放在火上燒,像廣東人烤小豬似的一點點把人燒烤而死,比中國古代的凌遲刑罰~。”△用於指兩者相比較時的強者一方。↔過猶不及。也作“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