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嘆
三嘆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冬,梗陽人有獄,魏戊不能斷,以獄上。其大宗賂以女樂,魏子將受之。魏戊謂閻沒、女寬(二人為晉國大夫。女寬,《國語.晉語九》作“叔寬”)曰:‘主以不賄聞於諸侯,若受梗陽人,賄莫甚焉。吾子必諫!’皆許諾。退朝,待於庭。饋入,召之。比置(指及放置上食器食品時),三嘆。既食,使坐。魏子曰:‘吾聞諸伯叔,諺曰:“唯食忘憂。”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同辭而對曰:‘或賜二小人酒,不夕食(指昨未吃晚飯,肚飢餓)。饋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嘆。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嘆。及饋之畢,願(思念,思慮)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屬,始;厭,足)。’獻子(魏舒)辭梗陽人。”
閻沒和女寬為了諫止魏舒受賄,故意在吃飯時三次發出嘆息之聲。魏舒問他們因何嘆息?二人借解釋所以“三嘆”,一是檢討了自己因飢餓而生的貪慾之心,二是對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量表示懺悔之意。魏舒立刻明白這是婉轉而含蓄的警告自己勿貪,並表示了對自己的無限信賴。故而辭去梗陽人的賄賂。後因用為婉轉諫諍之典,也可用以詠嘆惋。
宋.蘇軾《游道場山何山》詩:“我今廢學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詞語分解
- 三嘆的解釋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
- 三的字典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嘆的字典解釋 嘆 (嘆) à 因憂悶悲痛而呼出長氣:嘆氣。嘆息。悲嘆。嘆惋。長吁短嘆。 因高興、興奮、激動而發出長聲:嘆賞。嘆服。讚嘆。嘆觀止矣(指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吟詠:詠嘆。一唱三嘆。 筆畫數:;
歷史典故推薦:楚腰蠐領
源見“楚宮腰”、“蝤蠐領”。謂腰肢纖細,頸項潔白如蝤蠐。形容女子體態優美。後蜀 閻選《虞美人》詞:“楚腰蠐領團香玉,鬢疊深深綠。” 並列 腰肢纖細,頸項潔白如蝤蠐。形容女子體態美好。後蜀·閻選《虞美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嘆歷史
猜你喜歡
遵化州的歷史解釋
清康熙十五年升遵化縣陳濬的歷史解釋
五代時廬陵人。陳岳子東宮三師的歷史解釋
又稱太子三師。即太子黑溪鎮的歷史解釋
在重慶市黔江區西北部溫體仁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長卿,烏程今浙常熟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江蘇常熟市北。宋巡狩的歷史解釋
又作巡守。傳說古時帝唐虞的歷史解釋
東漢東萊不其人。與華馬融笛的歷史解釋
後漢書馬融傳上融才高劉谷的歷史解釋
南朝梁時人,字仲寶。陳茂烈的歷史解釋
字時周,莆田今屬福建和平縣的歷史解釋
明正德十三年分龍川河魏玄的歷史解釋
字僧智,任城今山東濟歲陰的歷史解釋
古代以乾支紀年,十乾常真的歷史解釋
陳州項城今屬河南人。霸王嶺的歷史解釋
又稱壩王嶺。在海南省海康縣的歷史解釋
隋平陳置。即今廣東雷塘廈鎮的歷史解釋
在廣東省東莞市東南部九死一生的歷史解釋
形容處於生死關頭,情不遠千里而來的歷史解釋
意謂不以千里為遠,長
相關歷史
![三嘆_三嘆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