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三鱣表服

三鱣表服

源見“三鱣集”。謂登公卿高位。南朝 梁簡文帝《司徒始興忠武王誄》:“三鱣表服,二鹿隨輪。”

三鱣表服字典分解

三鱣的解釋 東漢 楊震 明經博覽,屢召不應,有鸛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人謂蛇鱣為卿大夫服之象;數三,為三台之兆。後果位至太尉。事見《後漢書·楊震傳》。後每用以為典,指登公

多學一學:三事【歷史官職】

①居官者應遵循的三條原則,指清、慎、勤。《呂氏春秋·童蒙》:“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②周朝指三事大夫,即三公。《尚書·周書·周官》:“三事及大夫,敬爾有官,亂爾有政,以佑乃辟。”《詩經·小雅·雨無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鄭玄箋:“王流在外,三公及諸侯隨王而行者,皆無君臣之禮,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孔穎達疏:“鄭言三公者,以經三事大夫為三公也。”③漢朝以後謂丞相,亦有三司意

三鱣表服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