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歷史字典解釋

作“不去慶父,魯難未已”。意為不除掉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能安定。公元前662年魯莊公死後,慶父串通魯莊公夫人哀姜,先後殺死繼位國君公子般和公子啟方(即魯閔公)。引起魯國臣民公憤。次年,中原霸主齊桓公聽說魯國內亂,派大夫仲孫湫去了解情況。仲湫回國報告說:“不去慶父,魯難就不會停止。”

【出典】:

《左傳·公元年》:“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

【例句】:

唐·房玄齡《晉書·李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毛澤東選集》4卷:“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


其他 慶父,春秋時魯莊公弟弟。魯,春秋時諸侯國之一,在今山東省。慶父不死掉,魯國的災難就不會終止。泛指罪惡魁首不除,禍亂不會結束。語本《左傳·閔公元年》:慶父為奪取王位,先後殺掉兩個國君。魯大夫仲孫歸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毛 * 《南京政府何處去?》:“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真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么?”※父,不讀作fù。△用於表示鬥爭方面。

詞語分解

  • 慶父的解釋 複姓。 戰國 楚 有 慶父籍 。見《古今姓氏書辨證》卷三四引《世本》。
  • 未已的解釋 不止;未畢。《詩·秦風·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韓愈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詩:“正當窮冬寒未已,借問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彥 《驀山溪·大石》詞:“落日媚 滄洲 ,泛一棹、夷猶未

歷史典故推薦:掩其無備

掩:掩襲。備:防備。《孫子.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後稱乘敵方毫無防備時進行突襲為“掩其無備”。《舊唐書.李密傳》:“若經城勿攻,西入長安,掩其無備,天子雖還,失其襟帶。”亦作“掩其不備”。《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歷史

相關歷史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_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