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之願
向平之願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後漢書.逸民傳.向長》:“向長字子平,河內朝歌人也。隱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貧無資食,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連年乃至,欲薦之於莽,固辭乃止。潛隱於家。讀《易》至“損”、“益”卦,喟然嘆曰:‘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光武帝劉秀年號,公元二五年至五五年)中,男女娶嫁既畢,敕(自上命下)斷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於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字子夏)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此事又見晉皇甫謐《高士傳.向長》、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
子女婚嫁之後,向子平心事已了,然後出家雲遊,了無牽掛。舊時稱子女婚嫁之事為“向平之願”,子女婚嫁已畢則稱“向平願了”。唐.白居易《長慶集》卷六十七“閒吟贈皇甫郎中親家翁”詩:“最喜兩家婚嫁畢,一時抽得向平身。”《古今小說》卷四:“但願向平婚早嫁,安然無事渡餘年。”
偏正 子女婚嫁事了。向平,即東漢時向長,字子平。兒女婚嫁既畢,即出遊不知所終。後以父母對子女婚嫁的考慮,稱為向平之願。語本《後漢書·向長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於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初刻拍案驚奇》卷36:“這般一走,便可與杜郎相會,遂了向平之願了。”△多用於寫兒女已婚嫁。→向平之事願了向平 向平願了
詞語分解
- 向平的解釋 東漢 高士 向長 字 子平 ,隱居不仕,子女婚嫁既畢,遂漫遊五嶽名山,後不知所終。見《後漢書·逸民傳·向長》。後以“向平”為子女嫁娶既畢者之典。 唐 白居易 《閒吟贈親家翁》:“最喜兩家婚嫁畢,一時
- 願的解釋 願 (①願③願) à 樂意,想要:寧願。願意。情願。自願。 希望:願望。志願。但願。夙願(亦作“宿願”)。如願以償。事與願違。 迷信的人對神佛許下的酬謝,泛指許給別人的好處:許願。還願。 老實謹慎,恭
歷史典故推薦:內舉不避親
源見“祁奚之薦”。謂薦賢公正。鄒韜奮《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主持事業最主要的基本態度一》:“中國古話於‘大義滅親’之外,還有一句叫做‘內舉不避親’。”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向平之願歷史
猜你喜歡
許輔乾的歷史解釋
紹五世孫。父欽寂戰死馬剛中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九如,商城今屬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歷史解釋
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翁主悲的歷史解釋
史記大宛列傳烏孫以千虎賣杏的歷史解釋
源見董奉杏成林。詠隱天雄關的歷史解釋
在今四川廣元市西南昭富潤鎮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省嵊州市西部。射水河的歷史解釋
在今四川綿竹縣西南,韓叔陽的歷史解釋
明應天府高淳人,字進廬人的歷史解釋
官名。周朝置。掌戈矛右賢王的歷史解釋
匈奴官名。即右屠耆王房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置,屬遼東郡。治錯那縣的歷史解釋
在西藏自治區南部。屬峨山的歷史解釋
即今山東棗莊市東南峨湖桑的歷史解釋
桑樹的一種。為魯桑移朝陽起義的歷史解釋
太平天國後期東北農民人小鬼大的歷史解釋
人年齡小,卻精明有心金谷妓的歷史解釋
源見金谷墮樓人。借指合河縣的歷史解釋
唐貞觀元年改臨津縣置延陵鎮的歷史解釋
北宋熙寧五年廢延陵縣
相關歷史
![向平之願_向平之願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