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偃風從

草偃風從怎么寫好看

草偃風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其他 上面感化下面,好像草之偃臥必從於風。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上之化下,草偃風從。”△多用於德政教化方面。

詞語分解

  • 草偃的解釋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 * 之向化,猶風吹草仆,相率從善。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後御世,風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 白居易 《
  • 風從的解釋 順從,回響。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後謀力雲合,指麾風從。” 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大君有命,孰不風從。” 孫中山 《民生主義》第一講:“至於 馬克思 所著的書

歷史典故推薦:惹禍招災

給自己引來災禍。元.張養浩《普天樂》曲:“莫剛直,休豪邁,於身無益,惹禍招災。”亦作“惹禍招殃”。元.無名氏《藍采和》三折:“數遍到此,曾諫李王,李王不聽,只恐怕惹禍招殃。”明.無名氏《八仙過海》二折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草偃風從歷史

相關歷史

草偃風從_草偃風從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