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七步
源見“七步成詩”。形容才思敏捷。《西湖二集.巧妓佐夫成名》:“還有若乾一竅不通之人,盡都僥倖中了舉人、進士而去,享榮華,受富貴;實有大通文理之人,學貫五經,才高七步,自持有才,不肯屈志於人,好高使氣,不肯去營求鑽刺,反受饑寒寂寞之苦。”
主謂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明·周輯《西湖二集·巧妓佐夫成名》:“還有若干一竅不通之人,盡都僥倖中了舉人、進士而去,享榮華,受富貴;實有大通文理之人,學貫五經,~,自恃有才,不肯屈志於人,好高使氣,不肯去營求鑽刺,反受饑寒寂寞之苦。”△褒義。多用於評價人物。→才高八斗 七步之才 ↔才疏學淺 不學無術 胸無點墨
才高七步字典分解
成語才高七步的解釋 形容才思敏捷。
七步的解釋 相傳 三國 魏 曹植 七步成詩,後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淮南 取貴於食時, 陳思 見稱於七步,方斯蔑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