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三緘其口

三緘其口

漢 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側,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後因指言語謹慎,少說或不說話。蘇曼殊《與某公書》:“區子固非離經叛道之人,然此時男子多變為婦人,衲只好三緘其口。”


述賓 緘,封住。在嘴上貼了三道封條。少說話或說話很謹慎。語出《孔子家語·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水滸後傳》13回:“危行言遜,禍免生時;金人示戒,~。”※緘,不讀作jiǎn。△用於形容說話謹慎。→緘口結舌 鉗口結舌 ↔貧嘴薄舌 暢所欲言

三緘其口字典分解

成語三緘其口的解釋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三緘的解釋 “三緘其口”的略語。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昔 陳靈 之被矢, 灌氏 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實為之。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三緘之戒,豈欺我哉。” 唐 許

多學一學:三危山【歷史地名】

即今甘肅敦煌市東南三危山。《尚書·堯典》:“竄三苗於三危。”《史記·五帝本紀》:“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正義》引《括地誌》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縣東南三十里。” 《尚書·舜典》:“竄三苗於三危”;《禹貢》:“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導黑水,至於三危,入南海。”鄭玄、劉昭及《河圖》、《地記》、《晉書·地道記》皆謂在

三緘其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