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裡陽秋
《世說新語.賞譽》:“桓茂倫云:‘褚季野皮裡陽秋。’謂其裁中也。”《晉書.褚裒傳》:“裒少有簡貴之風,……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裡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原作“皮裡春秋”,因避晉簡文宣鄭太後名“春”之諱,故以“陽”代“春”。孔子作《春秋》興褒貶,褚外不多言,而內有褒貶,故稱“皮裡春秋”。後因用為內心臧否人物之典。
明.蕭良有《龍文鞭影》卷四:“太初日月(後漢夏侯玄,時人稱他‘朗朗如日月之入懷’),季野春秋。”
同“皮裡春秋”。晉簡文帝皇后名春,晉人避諱,以“陽”代“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桓茂倫云:褚季野~,謂其裁中也。”
皮裡陽秋字典分解
成語皮裡陽秋的解釋 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
陽秋的解釋 (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晉 時因避 晉簡文帝 鄭後 阿春 諱,改春為“陽”。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雖乏潤色之功,夙慕《陽秋》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