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食不重味

食不重味

同“食不二味”。《史記.吳太伯世家》:“越王 句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漢 荀悅《漢紀.哀帝紀上》:“博初起為亭長,為人廉潔,不好酒色,食不重味,案上不過三杯。”


見“食不二味”。《史記·吳太伯世家》:“越王勾踐~,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

食不重味字典分解

成語食不重味的解釋 味:菜餚。吃飯不要兩樣菜餚。形容生活儉樸。

重味的解釋 兩種以上菜餚。《文子·上仁》:“國有飢者,食不重味。”《史記·平準書》:“ 公孫弘 以 漢 相,布被,食不重味。”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八:“ 范文正公

不妨一看:食魚【歷史典故】

源見“馮驩彈鋏”。比喻幕賓受到重視、優待。唐 方乾《贈處州段郎中》詩:“德重自將天子合,情高元與世人疏。寒潭是處清連底,賓席何心望食魚。”

食不重味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