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鼓缶

鼓缶

同“鼓盆”。宋 劉克莊《風入松.福清道中作》詞:“蕭瑟搗衣時候,淒涼鼓缶情懷。”

鼓缶字典分解

鼓缶的解釋 (1).敲奏一種瓦質樂器。《易·離》:“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 南

鼓的解釋 鼓 gǔ 打擊樂器,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鼓樂(yu?)。鼓角(ji僶 )。大鼓。 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擊或拍打使發出聲音:鼓吹。鼓譟。

缶的解釋 缶 fǒu 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筆畫數:6; 部首:缶; 筆順編號:311252

多看看:鼓腰嶺【歷史地名】

在今山西武鄉縣西北六十餘里。《資治通鑑》: 唐會昌四年 (844),“ (康) 良佺棄石會關,退屯鼓腰嶺”。胡三省註: “鼓腰嶺當在潞州武鄉縣北。” 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武鄉縣北。唐會昌四年(844年),王逢擊昭義將康良佺,敗之,良佺棄石會關,退屯鼓腰嶺,即此。

鼓缶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