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有餘補不足

歷史字典解釋

《老子》(第七七章):“天之道,其猶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認為天道公正,減少有餘的來補不足的,世道不平,反使少的更少,多的愈多。後因以“損有餘而補不足”比喻損富濟貪。亦以“損不足奉有餘”比喻損貪濟富的不公。

唐.王勃《上郎都督啟》:“損有餘補不足,於君何如哉?”


並列 減少多餘的,補充欠缺的。《老子》77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漢書·食貨志上》:“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用於施政方面。→裒多益寡

詞語分解

  • 不足的解釋 ;∶不充足,不夠,滿足不了需要二十尚不足。;;《樂府詩集;陌上桑》最愛湖東行不足。;;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缺少或沒有信心不足;∶少於,不到不足一千;∶不能;不可以此中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歷史典故推薦:呼牛亦應 呼馬亦應

比喻任人擺布。秋瑾《精衛石·序》: “嗚呼! 尚日以搽脂抹粉,評頭束足,飾滿髻之金珠,衣周身之錦繡,脅肩諂笑,獻媚於男子之前,呼牛亦應,呼馬亦應,作男子之玩物、奴隸而不知恥。”參見:○呼牛作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損有餘補不足歷史

相關歷史

損有餘補不足_損有餘補不足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