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先斬後奏

先斬後奏

初稱“先行後聞”。原專指封疆大吏先將要犯處死,再上報皇帝。後世也泛指處理事務,事先不請示,處理之後再報告上級。《後漢書·酷吏列傳》序稱,西漢王朝建立之初,由於承戰國大亂之後,民多豪猾,有的甚至稱雄郡邑,為所欲為,再加上一郡一邑地土遼闊,人民眾多,事情複雜,因而各地官長根據當時形勢以武力翦滅那些作奸犯科之人,行動完畢,再報告上級。

【出典】:

《後漢書》卷77第2487頁《酷吏列傳》:“漢承戰國餘烈,多豪猾之民。其併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且宰守曠遠,戶口殷大。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肆情剛烈,成其不橈之威。違眾用己,表其難測之智。”

【例句】:

元·關漢卿《竇娥冤》:“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容老夫先斬後奏。”


並列 封建時代臣子先將犯人處死,再把情況上奏皇帝。現多比喻自行把問題處理了,再向上級報告。語本《漢書·申屠嘉傳》:“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為錯所賣。”顏師古註:“言先斬而後奏。”元·關漢卿《竇娥冤》:“謝聖思可憐,加老夫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之職,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容老夫~。”△多用於處理方法方面。↔承風希旨。也作“先行後聞”、“先斬後聞”。

先斬後奏字典分解

成語先斬後奏的解釋 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多看看:先那準【歷史知識】

即“龍婆伽利”。

先斬後奏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