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高基下

牆高基下怎么寫好看

牆高基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名位雖高而才德平庸。《北史.序傳》:“時子默有名於世,僧伽曰:‘行不適道,文勝其質,郭林宗所謂牆高基下,雖得必喪,此之徒也。’”


並列 牆壁高大,而基礎卻低下。比喻名位雖高,而實際才能、品行低下。《北史·序傳·李僧伽》:“時鄭子默有名於世,僧伽曰:‘行不適道,文勝其質,郭林宗所謂牆高基下,雖得必喪,此之徒也。’”△貶義。用以比擬徒有虛名的人物。→名不副實

詞語分解

  • 牆的解釋 牆 (墻) á 用磚石等砌成承架房頂或隔開內外的建築物:磚牆。土牆。院牆。城牆。牆垣。牆頭。牆頭草。銅牆鐵壁。 門屏:蕭牆(喻內部,如“禍起牆牆”)。 古代出殯時張於棺材周圍的幃帳。 筆畫數:; 部
  • 下的解釋 下 à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等級低的:下級。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方面,方位:兩

歷史典故推薦:樂分龍趙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樂分龍趙,詩析齊韓。”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牆高基下歷史

相關歷史

牆高基下_牆高基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