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羽遺蹟
《論語.雍也》:“子游為武城牢。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澹臺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
偃,即子游。徑,小路,捷徑。春秋時,子游做武城邑宰,孔子問他是否得著了好人幫助。子遊說,澹臺滅明這個人非常正直,走路不抄小道,除了公事從不私下到我住的房間裡來。不抄小道,是不貪小,不急躁性格的表露;非公不入,是不徇私情,不枉己的表現。故子游認為澹臺滅明人品端正。
唐.張籍《省試行不由徑》:“子羽有遺蹟,孔門傳舊聲。”此舉典事以切“行不由徑”。
子羽遺蹟字典分解
子羽的解釋 (1).舊傳為視力極好的人。《列子·湯問》:“﹝焦螟﹞羣飛而集於蚊睫,弗相觸也。棲宿去來,蚊弗覺也。 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2). 澹
遺蹟的解釋 [historical remains;vestige;trace] 前人留下的痕跡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