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螢照宿
《漢書.孝靈帝紀》:“(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中常侍張讓、段珪等殺大將軍何進,於是虎賁中郎將袁術燒東西宮,攻諸宦者。庚午,張讓、段珪等劫少帝(註:少帝名劉辯,為漢獻帝劉協之兄)及陳留王(註:即劉協)幸北宮德陽殿。何進部曲將吳匡與車騎將軍何苗戰於朱雀闕下,苗敗斬之。辛未,司隸校尉袁紹勒兵收偽司隸校尉樊陵、河南尹許相及諸閹人,無少長皆斬之。讓、珪等復劫少帝、陳留王走小平津(即河陽津,在河南孟津)。尚書盧植追讓、珪等,斬數人,其餘投河而死。帝與陳留王協夜步逐熒光行數里(熒同螢),得民家露車(無帷蓋的車),共乘之。”
漢靈帝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事泄被殺。不久,袁紹勒兵捕殺宦官,中常侍宦官張讓等劫持少帝逃走。尚書盧植率兵追捕讓、珪等,斬數人,讓、珪等因追兵甚急,料不得逃脫,遂投河而死。“秋螢照宿”就是少帝與陳留王劉協逃亡路上的一段經歷。後因以“秋螢照宿”用為顛沛流離的典實。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附錄《觀我生賦》:“六馬紛其顛沛,千官散於犇逐,無寒瓜以療飢(見“生瓜掇食”條),靡秋螢而照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