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神伏
《世說新語.文學》:“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詣王輔嗣。見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與論天人之際矣!’因以所注為《道德二論》。”南朝.梁.劉孝標註引《魏氏春秋》:“弼論道約美不如晏,自然出拔過之。”
伏,通服;神伏,心中佩服。三國時,魏何晏見到王弼為《老子》所作的注十分精而奇,因對王氏極表佩服。
唐.李瀚《蒙求》詩:“何晏神伏,郭奕心醉。”
《世說新語.文學》:“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詣王輔嗣。見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與論天人之際矣!’因以所注為《道德二論》。”南朝.梁.劉孝標註引《魏氏春秋》:“弼論道約美不如晏,自然出拔過之。”
伏,通服;神伏,心中佩服。三國時,魏何晏見到王弼為《老子》所作的注十分精而奇,因對王氏極表佩服。
唐.李瀚《蒙求》詩:“何晏神伏,郭奕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