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蘭刻母
唐.徐堅《初學記》卷十七引晉孫盛《逸人傳》:“丁蘭者,河內人也,少喪考妣,不及供養,乃刻木為人,仿佛親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其後,鄰人張叔妻從蘭妻有所借,蘭妻跪報木人,木人不悅,不以借之。叔醉,疾來誶罵木人,以杖敲其頭。蘭還,見木人色不懌,乃問其妻,妻具以告之,即奮劍殺張叔。吏捕蘭,蘭辭木人去。木人見蘭,為之垂淚。郡縣嘉其至孝,通於神明,圖其形象於雲台也。”句道興本《搜神記》亦載,文與上異。
丁蘭用木頭雕成雙親像,晨昏定省視問候,如父母生前一樣。後世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舊以此為宣傳封建孝道的典故。
三國魏.曹植《靈芝篇》:“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煢,刻木當嚴親,朝夕致三牲。暴子見陵侮,犯罪以忘形。丈人為泣血,免戾全其名。”
丁蘭刻母字典分解
丁蘭的解釋 漢 人。相傳少喪父母,及長,刻木像,事之如生。後用以指代孝子。 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九江太守武陵陳子威》:“世間共傳 丁蘭 剋木而事之,今此之事,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