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七七
《太平廣記》卷五二引五代 沈汾《殷天祥》載:殷七七,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稱七七。以善幻術著名,“能開非時花”;又能“酌水為酒,削木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駐,呼鳥即墜,唾魚即活……凡諸術不可勝紀。”後因以“殷七七”為詠方術之士的典故。宋 蘇軾《後十餘日復至吉祥》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開花。”清 趙翼《戲為疊字型寄邵耐亭》詩:“消寒欲過燕九九,催花擬喚殷七七。”
殷七七字典分解
殷七七的解釋 唐 代道士,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自稱 七七 ,以善幻術著名。《太平廣記》卷五二引 五代 沉汾 《續仙傳·殷天祥》:“﹝ 七七 ﹞醉歌曰:‘彈琴碧玉調,藥
七國語字典 七 qī 數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柒”代)。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舊時人死後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筆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