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懼和楚

外懼和楚怎么寫好看

外懼和楚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左傳.成公十六年》:“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戰也有故。秦、狄、齊、楚皆強,不盡力,子將弱。今三強服矣,敵,楚而已。唯聖人能外內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盍釋楚以為外強乎?’”

範文子認為只有聖人才能作到國家既無外患也無內憂。他認為外患沒有了,必然會有內憂出現,所以就放下楚國不戰,留為“外懼”以作為和內安內的一種策略。後以“外強”作為與敵國議和之比喻。

宋.陸游劍南詩稿》卷七十五《病中有述二首》第二首:“為國恃久安,變起最莫測。釋楚為外強,此實計之得。”此處用典是諷刺當時投降派以和議為得計。

詞語分解

  • 外的解釋 外 à 與“內”、“里”相對:外邊。外因。里應(宯 )外合。外行(俷 )。 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國。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指“外國”:外域。外賓。外商。 稱母親、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
  • 楚的解釋 楚 ǔ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幹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中國春秋時國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

歷史典故推薦:敲邊鼓

比喻從旁幫腔、助勢或攛掇。《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這話須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們旁人只能敲敲邊鼓。”魯迅《偽自由書.文章與題目》:“然而只要一步一步的做下去,每天又有幫閒的敲邊鼓,給人們聽慣了,就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外懼和楚歷史

相關歷史

外懼和楚_外懼和楚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