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
注音:ㄎㄨㄞˋ 拼音:kuài
倉頡:OINL 五筆編碼:WFCB
筆劃:共 8 劃 康熙字典筆劃:鄶:20;
部首:阝 讀音為:雙耳旁兒(shuāng'ěrpángér) 雙耳刀兒(shuāng'ěrdāoér) 左(右)耳刀兒(zuǒ'ěrdāoér)鄶的繁體字:鄶
分解查字:會阝(huier)
倉頡:OINL 五筆編碼:WFCB
筆劃:共 8 劃 康熙字典筆劃:鄶:20;
部首:阝 讀音為:雙耳旁兒(shuāng'ěrpángér) 雙耳刀兒(shuāng'ěrdāoér) 左(右)耳刀兒(zuǒ'ěrdāoér)鄶的繁體字:鄶
分解查字:會阝(huier)
鄶
康熙字典【酉集下】【邑字部】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外切,音檜。國名。
【說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閒,鄭武公滅之。
【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
【註】鄶城,故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通作檜。
【詩·檜風註】檜,國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今之鄭州,卽其地也。又姓。
【集韻】宋有鄶士隆。
備考:【字彙補】同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