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
拼音:kù 注音:ㄎㄨˋ
五筆編碼:PUDN 倉頡:LKMS
筆劃:共 11 劃 康熙字典筆劃:袴:12;袴的
部首:衤 讀音為:衣字旁兒(yīzìpángér)
五筆編碼:PUDN 倉頡:LKMS
筆劃:共 11 劃 康熙字典筆劃:袴:12;袴的
部首:衤 讀音為:衣字旁兒(yīzìpángér)
袴
分解查字:衤夸(yikua) 康熙字典【申集下】【衣字部】袴
〔古文〕絝【唐韻】【集韻】【韻會】𠀤苦故切,音庫。
【急就篇註】脛衣也。
【釋名】袴,跨。兩股各跨別也。
【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郭註】今雹袴也。小袴謂之䘨𧘈。
【郭註】今𧝜袴也。
【又】齊魯之閒謂之䙭,或謂之櫳,關西謂之袴。
【禮·內則】衣不帛襦袴。
【王充·論衡】趙武藏於袴中。又袴褶。
【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韝著袴褶,執鞭詣闕下。
【晉書·輿服志】袴褶之制,未詳所起。
【韻會】《馬韻》通㡁,《禡韻》通胯。
【正字通】兩股閒曰胯。通作跨。袴自是脛衣,必謂胯與袴同,無此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