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
拼音:jǔ部首:艹 讀音為:草字頭兒(cǎozìtóuér)
五筆編碼:AUQK倉頡:TYTR
筆劃:共 13 劃 康熙字典筆劃:蒟:16;
注音:ㄐㄩˇ
分解查字:艹句(caoju)
五筆編碼:AUQK倉頡:TYTR
筆劃:共 13 劃 康熙字典筆劃:蒟:16;
注音:ㄐㄩˇ
分解查字:艹句(caoju)
康熙字典【申集上】【艸字部】蒟
【唐韻】俱雨切【韻會】果羽切,𠀤音矩。
【說文】果也。
【本草】蒟醬。
【南方草木狀】蒟醬,蓽茇也。生於番禺,小而靑,謂之蒟。
【左思·蜀都賦註】蒟醬,緣樹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時正靑,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
【通志】蒟醬曰浮留。又【本草】蒟蒻一名鬼芋。
【酉陽雜俎】蒟蒻,根大如椀,至秋葉滴露,隨滴生苗。又【集韻】權俱切,音劬。又【韻會】俱遇切,音屨。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