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
注音:ㄍㄨㄟ 部首:土 讀音為:提土旁兒(títǔpángér)
拼音:guī
倉頡:GG五筆編碼:FFF
筆劃:共 6 劃 康熙字典筆劃:圭:6;
分解查字:土土(tutu) 異體字:珪
拼音:guī
倉頡:GG五筆編碼:FFF
筆劃:共 6 劃 康熙字典筆劃:圭:6;
分解查字:土土(tutu) 異體字:珪
康熙字典【醜集中】【土字部】圭
〔古文〕珪【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𠀤音閨。
【說文】瑞玉也。上圜下方,圭以封諸侯,故從重土。
【書·禹貢】禹錫𤣥圭。
【詩·大雅】錫爾介圭。
【周禮·春官·典瑞】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又【周禮·春官】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
【註】土,猶度也。土圭,測日景之圭。又量名。
【前漢·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註】六十四黍爲圭,《後漢·與服志》:又凡合單紡爲一系,四系爲一扶,五扶爲一首,五首爲一文,文采淳爲一圭。又丸散之刀圭,準如梧桐子大,十分方寸匕之一,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爲度。見【本草綱目·序例】。又與閨同。
【禮·儒行】蓽門圭窬。
考證:〔【註】六十四黍爲圭,四圭曰撮。又凡合單紛爲一糸,四糸爲一扶。〕謹照後漢書原文紛改紡。糸改系。省上文四圭曰撮句。改後漢與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