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普米族歷史:起源於祁連山的古老民族

普米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起源於古代祁連山一帶的羌人。根據族內、外專家學者研究認為:古代羌人的一支早期經柴達木盆地進入巴彥喀拉山西北段的江河源頭地區,並在那裡進行部落聯盟,形成“盤木”共同體。

大約到了先秦時代,盤木共同體的大部分遊牧遷入到現在的川西北線一帶,與自甘南南下進入川西的“白狼”結合成更大的族體,史稱“白狼盤木”。

漢代,白狼盤木已經遷移到滇西北的邊境,宋朝末年,川西南盤木中被迫跟隨忽必烈南征的兵吏首次到達蘭坪,此後陸續有農牧民到達於此定居,繁衍生息,直至今日。

根據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共有3萬餘人。由於歷史的原因,普米族人居住較為分散。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氂牛山麓。少數分布於麗江、永勝、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木里等地。與漢、白、納西、藏等民族交錯雜居。形成一種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普米族自稱“培米”。“培”意為白,“米”意為人,有白人的含義。古代漢文史籍稱之為“西番”或“巴苴”。

揭秘普米族歷史:起源於祁連山的古老民族

1960年5月,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宣布改“西番”為普米,從此正式定名並將自稱和他稱歸於統一。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普米族人在與周圍民族和睦相處的交往過程中也掌握了多種民族的語言。

普米男子普遍兼通漢、白、納西、藏等民族的語言;但沒有流傳至今的文字,僅發現有一種處於文字前身狀態的刻劃符號,在寧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經使用過簡單的圖畫文字,字數雖少,但已經堪稱萌芽狀態的原始文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