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為何那么厲害!原因就在這裡

當歷史走入清朝,中華古國被鐵騎女真統領,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堪與前世明君比肩的君王:康熙帝。他尊孔子,研漢學,以仁德治天下,為一百三十餘年的康乾盛世奠下堅實的社會基礎。他的飽學和好學也為後世讚嘆和敬仰。

對康熙帝來說,讀書是一件樂事,每讀書必有所得,能夠開茅塞增智慧,因而他因讀書而心悅。

他曾經說:“朕自五齡即知讀書,八齡踐祚,輒以學庸訓詁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後愉快。”

清朝康熙皇帝為何那么厲害!原因就在這裡

小小年紀的康熙帝,在祖母的“鞠養教誨”下,即已每日刻苦學習,“日所讀者,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

清朝的崛起和立國依靠的是武力,在明朝前期滿洲連文字都沒有,努爾哈赤時期剛剛創造了文字。所以清朝初期的滿洲大臣多為軍事貴族,以能戰善騎為榮而恥於讀書。康熙帝卻從年少時代即被中華文化深深吸引,十六歲親政以後,他更是迫切希望學習儒家學說和治國經驗。

康熙十年(1671年),時年十八歲的康熙帝在保和殿隆重舉行“經筵禮”,告祭先師孔子,舉行“開學典禮”,由翰林院的大儒為他授課。開始時,講經每隔一天進講一次。兩年後的康熙十二年二月(1673年),康熙帝將之改為每天一講,“學問之道,必無間斷,方有裨益,以後寒暑不必輟講”,從此以後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康熙帝每天到乾清門聽政,處理政務後,即到懋勤殿聽課,一天也不耽誤。“經筵”後來成為清朝皇帝自我學習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末。

他任命一批通熟儒家經典和歷史知識的漢人官員擔任經筵講官,又從翰林院選出10人充當“日講官”,為他講解《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兼其它的典籍。講課的老師,被稱為“經筵講官”,簡稱“講官”或者“日講起居注官”。“講官”者,只負責講課,“日講起居注官”除了講課,還負責記錄皇帝每天的活動。

康熙帝學習的內容十分廣泛,儒家經典及各學派著作,幾乎無所不包。歷史也是他學習的一門主課,《史記》、《資治通鑑》、《春秋》等,都是必讀之書。記述清太祖、太宗的實錄,也是他每日必讀之書。當代的書籍,他也會要求講官釋義。著名的理學大臣熊賜履是他從小的老師,著有《學統》、《閒道錄札記》等書籍,他也要求熊賜履講解給他聽。康熙帝聽完課後,“有疑必問”,老師則需有問必答。

在典籍和文學上不斷進取的康熙帝,漸漸產生了身邊應常有翰林侍值的想法,說:“朕不時觀書寫字,近侍內並無博學善書者,以致講論不能應對。今欲於翰林內選擇博學善書者二員,常侍左右,講究文義。”

於是四年後的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二十四歲的康熙帝下諭在早年讀書處的南齋設立了南書房。南書房就成了皇帝專門讀書、日講官傳授文化的專門場所。這一年的十二月十七日,翰林院的侍講學士張英、內閣撰文中書高士奇以南書房侍從身份入侍內廷,南書房成了一個內廷的正式機構。

官員凡被召入南書房侍讀,時稱“入值南書房”,或稱“入侍內廷”。入值南書房的官員均是當時的飽學之士,基本都是漢族官員。

康熙帝的南書房講官,著名的有很多,其中一個叫高士奇的,與康熙帝的關係頗有意思。

高士奇是浙江錢塘人,家貧無資,肩扛破被舊褥徒步入京鄉試。落第後在康熙的滿族重臣明珠看門人的家裡教館為生。一日,明珠要寫文字,找不到人代筆,看門人推薦高士奇,明珠試其文筆,他一揮而就,明珠大喜將他薦用至內廷,得到康熙帝的讚賞。於是選入翰林院,入值南書房,參與書寫密諭及編輯講章、詩文等事。

康熙帝跟熊賜履、李光地學習朱熹理學,跟湯斌學習易經,跟沈荃和勵杜訥學習書法,張英更是康熙帝年輕時隨時請教的好帝師;與此同時,他還努力學習掌握西方近代自然科學,諸如數學、物理、天文、地理、醫學等。數十年如一日,康熙帝歷經了前後幾十位頂尖的國學大師的侍陪、傳授,以及一些西人大臣的指點,終於成為通曉天文地理的學者型皇帝。

對康熙帝來說,讀書是件樂事,所以“聽政之暇,即於宮中批閱典籍,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疲”。國事無論多忙,他都不忘讀書。平定吳三桂叛亂時,朝中之事千頭萬緒,他仍能於繁忙中“孜孜於經史之學”。

康熙帝說:“帝王勤求治理,必稽古典學,以資沃之功”。起初,康熙帝通過閱讀史書總結治國經驗,和漢臣們探討治國之道。慢慢地,南書房成為康熙帝決定朝廷重大事務的場所。

深厚的儒學基礎,令康熙帝以“仁、義、禮、智、信”為本治國,也令他更明了興文教、重教化的意義。他認為:“法令禁於一時,而教化維於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務末也。”

康熙帝說:“夫天道人道必待人而後興。”皇帝須代表天意,要做好人,做人也要符合天意,有了好人才有天下的興旺。刻苦讀書使他“明天道,得天助”,終成千古傳頌的一代明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