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滅40萬俘虜的殺神是如何命喪於人手的?

公元前262年,白起帶領秦軍,占領了韓國的野王。公元前260年,左庶長王齕統率秦軍進攻上黨。

秦軍和趙軍,就此對峙於長平。趙軍的指揮官是廉頗。秦軍遠來,范雎一手抓和談,一手抓戰爭。范雎使用離間計,他派人帶著許多金錢作為活動經費,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大造輿論。趙王對廉頗,早就有一肚子意見。他隨即下令,趙括前往長平,代替廉頗。

屠滅40萬俘虜的殺神是如何命喪於人手的?

秦王大喜。他馬上命白起接替王齕。白起決定引蛇出洞。他派一支弱旅,擔任誘敵任務,到趙軍營門前挑戰。等趙軍出來,他們略微抵抗一陣,轉身就逃;派兩萬五千精兵,切斷趙軍的後路;另外騎兵五千埋伏在半路,以最快的速度楔入追擊的趙軍中間,將他們切為兩段,以便各個擊破。

一切部署停當,當年八月的一天,秦軍開到趙軍大營前挑戰。秦軍且戰且走,一直退入大營。趙括見秦兵如此不堪一擊,三軍隨即擺好陣勢,攻擊秦軍的營壘。白起早已做好準備。數十萬秦軍嚴陣以待,趙軍倉促之間,哪裡攻得下來?趙括並不是傳說中的書呆子。他立即傳令停止攻擊,前軍監視大營的秦軍主力,後軍轉身,猛攻楔進來的秦軍騎兵。同時派人趕回大營,命令他們,從背後策應。

趙括衝鋒在前,兩軍血流成海。但四十多萬趙軍被分成三截,首尾不能兼顧,情勢萬分危急。到九月,趙括被包圍已經整整四十六天。最後趙括強打精神,朝秦軍撲去。最終趙括身中數箭,壯烈殉國。這一仗,趙國共損失四十五萬人,而白起自稱秦軍陣亡過半。

經過一年休整,第二年十月,白起平定了上黨郡。趙軍剛剛遭遇滅頂之災,是一鼓作氣、滅掉趙國的良機。訊息傳出,韓趙兩家舉國震動。他們立即派出說客蘇代,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去賄賂范雎。范雎立即向秦王建議,秦軍疲憊不堪,不宜繼續作戰。秦王對范雎早已言聽計從,立即同意接受韓國和趙國割讓的城池,罷兵言和。

卻說趙國,本來答應割讓六座城池,後來又突然毀約。秦王大怒,於公元前258年二月再度興兵,進攻邯鄲。秦王命令白起掛帥,白起拒不執行;又派范雎親自來請,白起還是不肯答應。白起心存舊怨,范雎肯定也不會痛快。將相之間矛盾的裂縫,進一步擴大。

這次邯鄲之戰的主角,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秦軍的結局是完敗。訊息傳來秦王大怒,強令白起必須出征,白起還是不肯就範。秦王終於到了忍耐的極限。他下令,革除白起的武安君爵位,貶為士兵,立即遷往陰密居住。白起只好帶滿懷怨氣,出城而去。他走後沒多久,秦王派出使者,帶著寶劍,追上白起,命令他自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