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縱慾成性?紀曉嵐怎么死的?

說到紀曉嵐這個人,相信許多人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反映,應該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著名演員張國立老師扮演的紀曉嵐的形象。劇中的紀曉嵐。時時刻刻手拿大煙桿,是極有文化的讀書人。他雖然是個才華橫溢的大儒,但卻並不酸腐,頭腦機智敏捷。特別是一張嘴,真正是鐵齒銅牙,常常一張口,就將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氣得心氣不順。而每每和珅在吃了紀曉嵐的虧之後,定是要找回場子的,可是每次卻都不如意,被紀曉嵐機敏的躲了過去。別說報仇了,甚至有些時候,還反受傷害。兩者之間的鬥智鬥勇,在皇帝面前的口舌之爭,往往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帶來笑意。

紀曉嵐縱慾成性?紀曉嵐怎么死的?也許是張國立老師的演技太好,將電視劇里的紀曉嵐演得生命力勃發。而受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影響,很多觀眾都認為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就是電視劇中,張國立老師演的那樣一個形象。但是像電視劇這種,對歷史進行再創造的藝術,往往最後它所呈現出來的東西,和真實歷史相差甚遠。真實的紀曉嵐,並沒有電視劇中那般機智,口舌生花,而且長得也不醜,一派正人君子模樣。歷史上的紀曉嵐,長得很醜,也不得乾隆帝器重。乾隆帝還曾說過他是一個腐儒,甚至說過只是看紀曉嵐有點才華,所以才讓他做了個編撰官,他哪兒有資格談論國家大事呢?而依紀曉嵐友人的詩來看,紀曉嵐這個人別說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口舌伶俐,甚至連常人也不及,說紀曉嵐這個人有點口吃。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電視劇中的紀曉嵐是個正人君子,然而現實中的紀曉嵐卻縱慾成性,日御數女,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紀曉嵐的“縱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食”,而是“色”,真是“食”“色”性也!對於紀曉嵐這兩個縱慾表現,古來已有許多的記載。如:

小橫香室主人在《清朝野史大觀》卷三中說:“公(指紀曉嵐)平生不食谷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

采蘅之的《蟲鳴漫錄》卷二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昭在《嘯亭雜錄》卷十中也說:“(公)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孫靜庵的《棲霞閣野乘》更是講述了一個關於紀曉嵐好色的精彩故事:“河間紀文達公,為一代巨儒。幼時能子夜中見物,蓋其稟賦有獨絕常人者。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編輯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宮女賜之。文達欣然,輒以此誇人,謂為‘奉旨納妾’雲。”雖然不知道孫靜庵的《棲霞閣野乘》記述的這么一個故事是不是真實的,但將紀曉嵐對女色的追求異於常人,寫的有頭有尾。特別還以君臣之間的故事,給此文增加分量。一個當代大儒,在編撰著作的時候,竟然因為久未近女色,而雙眼泛起血絲,最後皇帝為了解決他的生理需求,還特別賜了兩位宮女“伴宿”。

在這裡,歷史上的學者將紀曉嵐對於食慾和性慾的追求,看作是生理上的異於常人,甚至評價他為天賦異稟。但當今學者卻認為,紀曉嵐對欲的追求,很多方面都是因為精神上的原因。而紀曉嵐之所以會淪落到,對於欲有著變態般的追求,實際上是精神上和思想上被統治者禁錮閹割,精神上的不自由,讓他轉而對食慾和性慾開始了一種變態的執著。紀曉嵐的內心,在當時應該是極為空虛寂寞的,他迫切需要一些東西將自己填滿,因此他選擇了猛吃和追求性的快感。

這位被清朝統治者禁錮了精神的文化學者,最後在京因病去世,死後得到嘉慶皇帝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因此諡號為“文達”,世人皆稱其為文達公。對於他的死,還有一個極為有趣的故事。

說紀曉嵐偶染風寒病倒在床,起先只以為是小病,在友人來看望他時,還讓友人放心自己沒什麼病,只是口中涌痰。哪知第二日就昏睡了一整天,直到晚上掌燈才醒。醒時好像預感到自己將離開人世,因此對自己的孩子說:“生死聚散,人世之常情。為父已八十有二,即使長辭人世,也稱得上是壽盡天年了。你們不要過於悲痛,喪葬之事,務求節儉……”過後,媳婦給他熬了碗蓮子粥,喝了後對兒子說:“我想了一個對子,你們對對吧!蓮(憐)子心中苦;”說完閉了眼。孩子們此時哪有空對對子,又不好忤逆父親,便佯裝思考。過了好一會兒都沒有動靜,這時紀曉嵐突然睜開眼睛,輕緩道:“何不對對,‘梨(離)兒腹內酸’。”說完這句就離世了。雖然這個故事,不一定真實,但也從側面說明紀曉嵐在對子上的成就。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