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遠洋科學考察取得新突破“大洋一號”順利返回青島 。

1998年12月2日

1998年12月2日,“大洋一號”科學考察船圓滿完成了太平洋考察任務返回青島,取得了我國大洋調查的多項突破性進展。國際海底區域占地球表面積的49%,蘊藏著全人類的共同資源。我國自80年代開始大洋多金屬結核的專業調查和勘探。1991年3月被聯合國批准為國際海底先驅投資者,並在東太平洋夏威夷東南約2000海里處獲得了一塊15萬平方公里國際海底,作為中國多金屬結核開闢區。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我國必須在明年3月前將其中一半面積恢復為國際海底。此次科考受中國大洋協會委託,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組織實施,國內14家單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員以及美國、德國、俄羅斯的5名科學家參加。他們首次使用深海拖曳系統進行了大面積探測,取得了開闢區5000米深處1677公里長的海底電視錄像、照相資料,為我國確定放棄區域提供了依據。考察隊在5300米深處進行了深海錨系的釋放與回收,獲得了半年多的海底環境資料。在距海底5米處測得溫度、鹽度和海流資料,還進行了海底土工原位測試,為未來的深海採礦提供了重要的設計依據。“大洋一號”裝有SIMRAD深拖系統、多波束測深系統和6000米水下機器人等先進設備,於1998年5月18日起航,歷時199天,總航程2.5萬海里。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