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最高委員會把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主權授予挪威,該群島於1920年2月9日正式併入挪威。
1919年9月25日12世紀由北歐海盜首先發現,17世紀成為重要的捕鯨中心,20世紀初發現煤炭資源。幾個世紀以來,英國、荷蘭、丹麥和挪威等國對其提出主權要求。1920年2月9日,14個國家簽署條約,承認挪威對該島擁有主權。根據斯瓦爾巴條約,通行權和經濟開發權為國際社會共享,但嚴禁將該島用於戰爭目的或修建軍事設施。1925年,斯瓦爾巴群島正式併入挪威。目前,除波蘭建有一小型長期研究站外,只有挪威和俄羅斯、烏克蘭在島上有居民定居。
12世紀年由挪威人最早發現。但直到1596年,才被荷蘭航海家威列姆·拜倫茨(Willem Barentsz)命名為“斯瓦爾巴”,意為“寒冷的海岸”。1925年,《斯瓦爾巴條約》的簽訂,將整個群島的主權劃給挪威。根據條約規定,所有簽字國的公民在斯瓦爾巴擁有平等的經商權;同時該群島維持軍備廢除的狀態,責成挪威保護島上居民安全及獨具特色的自然荒野地貌。
據《冰島編年史》載,發現於1194年;但在荷蘭探險家巴倫支(Willem Barents)與海姆斯凱爾克(Jacob van Heemskerck)於1596年6月再次發現之前,未為人知。早在1611年,荷、英的捕鯨船即曾來此,其後法國、漢撒同盟、丹麥與挪威的捕鯨船亦相繼來到,他們為爭奪捕鯨權發生糾紛。最後在海岸畫分勢力範圍,以此結束彼此的衝突。俄國人在1715年前後到來。
1800年捕鯨業衰退後,該群島主要從事煤礦開採。但到20世紀初,美、英、挪威、瑞典、荷蘭及俄國的公司與個人才開始勘測煤藏量並要求取得礦產所有權。1920年2月9日簽訂的條約決定該群島的主權歸屬挪威,礦權則為簽約國平等享有,礦權之爭乃告解決。但現在只有俄羅斯和挪威仍在該群島採煤及輸出。除採礦外,其他經濟活動只有捕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