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標準像發布。

2006年9月24日

新華網濟南9月23日電 (記者 王海鷹 劉寶森) 在孔子誕辰2557年紀念日前夕,中國孔子基金會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向全球正式發布了孔子標準像定稿。由於發布標準像初稿引發的爭議,這次發布格外引人注目。23日舉行的孔子標準像新聞發布會上,孔子像的主創人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胡希佳說:“我們重點從形象定位和精神氣質等方面作了修改完善,更注重體現孔子‘仁’和‘禮’的思想內涵,表現他的博大儒雅。”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經過修改後的孔子像,這尊孔子像看上去比原來更加慈祥,寬鼻、闊嘴、濃眉、長髯,國字形臉,眼神比原來的溫和,是一個具有山東人相貌特徵的忠厚長者。
據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張樹驊介紹,標準像是在尊重歷史依據,尊重約定俗成形象,以唐代吳道子所繪的行教像為基礎,最大限度地吸收歷代孔子像作品中的優秀元素設計而成,力求形神統一。
從今年1月起,中國孔子基金會發起制定孔子標準像,在廣泛徵集繪畫和雕塑作品的基礎上,組織儒家專家、歷史學家、雕塑繪畫藝術家及孔氏後裔等人士,對孔子標準像雕塑方案進行設計。6月份,標準像的徵集意見稿向海內外發布。
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在每個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樣貌。
張樹驊說:“孔子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片,他的學說正被越來越多不同地域的民眾所關注、認同,而孔子形象不統一,不利於樹立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孔子形象。”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贊成把中國這位至聖先賢的長相標準化,有學者甚至將這一行為稱為“文化暴力”。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名譽所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王殿卿說:“我們已經有被經過歷史檢驗、被世人普遍認同的吳道子所繪像,為什麼還要再創造一個標準像去讓全世界公認呢?現在的作品能經得起歷史檢驗嗎?”
針對一些學者懷疑有商業炒作行為,張樹驊23日對新華社記者說:“我們沒有商業目的,就是想制定一個統一的孔子像,以利於孔子文化的對外傳播。”。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孔祥林認為,孔子形象不一,對中國人也許不是個問題,但對接觸孔子形象不多的外國人就是個大問題,孔子千像千面,外國人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孔子。隨著對外友好交往的增多,製作一個統一的孔子像勢在必行、大有必要。
據悉,同一天,首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國際孔子教育獎”獎章首次使用了孔子的這一標準像。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