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決定撤銷熱河省和西康省

1955年7月18日

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溫泉,溫泉水流入武烈河後,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內的部分,在當地冬季寒冷的氣候下也不結冰,蒸汽蒸騰,所以被稱為熱河。

1914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熱河特別區域,脫離直隸省直屬於民國政府。同年7月,成立熱河道。所轄區域包括原直隸熱河都統管轄的14個縣,另外將內蒙古卓索圖盟的7個旗、昭烏達盟的12個旗併入。

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將熱河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六省之一。轄15縣和卓索圖盟、昭烏達盟的共20個旗,省會設在承德縣(現承德市)。由奉系軍閥湯玉麟擔任熱河省主席。1933年3月熱河省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劃入滿洲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熱河省恢復以前的行政區劃。

1947年5月,國民政府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增設寧城、凌南、魯北、天山4縣,至此,熱河省轄20縣20旗。包括: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阜新縣,建平縣,綏東縣,赤峰縣,開魯縣,林西縣,圍場縣,經棚縣,林東縣,魯北縣,天山縣,寧城縣,凌南縣,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爾喀旗,錫埒圖庫倫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漢左翼旗,敖漢右翼旗,敖漢南旗,奈曼旗,喀爾喀左翼旗,札魯特左翼旗,札魯特右翼旗,阿魯科爾沁旗。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保留熱河省,重新劃分為2市、16縣、4旗:承德市、赤峰市;承德縣、赤峰縣、凌源、平泉、建昌、建平、寧城、圍場、烏丹、青龍、隆化、豐寧、灤平、興隆、北票、朝陽等16縣及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等4旗。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熱河省。原熱河省所屬承德市及承德、平泉、青龍、興隆、灤平、豐寧、隆化、圍場等8縣劃歸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陽、北票等5縣及喀喇沁左旗劃歸遼寧省;赤峰、烏丹、寧城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西康建省,明末清初就有倡議。1935年(民國24年)7月22日,西康建省委員會在雅安成立,劉文輝任建省委員會委員長,次年遷往康定。在劉文輝的努力下,西康省政府於1939年(民國28年)1月1日正式成立,劉文輝任主席,省會設在康定。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主席,第24軍軍長劉文輝與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在四川彭縣通電起義,宣布西康省和平解放。1950年4月26日,在雅安軍事管制委員會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西康省人民政府,廖志高任省主席,省會設在雅安。1954年西康省人民政府改為西康省人民委員會,廖志高當選為省長。1955年9月西康省正式撤銷,金沙江以東各縣劃歸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縣劃歸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從民國到新中國,西康省的建制共存在了16年9個月。

1998年7月18日專家推算黃河2020年下游全年斷流

2020年,黃河下游將全年斷流。這是水利專家1998年7月18日在98國際海洋年愛我藍色國土海洋宣傳日大會上提出的觀點。

近年來黃河斷流情況愈演愈烈。黃河斷流始於70年代初,自1970年以來的25年間,黃河先後斷流了18次;70年代斷流6次,平均斷流7天,斷流河段長130公里;80年代斷流7次,平均斷流7.4天,斷流河段長150公里;90年代的6年中斷流5次,平均斷流53天,斷流河段長300公里。其中1995年黃河斷流122天,斷流河段長達683公里。另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1996年黃河斷流136天,斷流河段579公里;1997年黃河斷流226天,斷流河段700公里。據初步測算,今年黃河已斷流118天,斷流河段約為480公里。照此推算,2000年黃河將斷流140天;2010年黃河將斷流200天;2020年黃河下游將全年斷流。

專家們預言,黃河變成一條內陸河已成定局,黃河斷流不僅為這一地區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不良影響,而且將產生深遠的生態問題,如:黃河兩岸地下水位下降、氣候乾燥、土地乾旱、生物多樣性的減少、黃河入海口一帶受到海水侵蝕、黃河河道沙化影響泄洪等。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