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逝世

1937年5月2日

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1863年1月1日—1937年9月2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終生倡導奧林匹克精神。1863年1月1日出生於法國巴黎,1896年至1925年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也是奧林匹克會徽、奧林匹克會旗的設計者。顧拜旦不僅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體育活動家,同時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
顧拜旦出身於法國貴族家庭,擁有男爵稱號。他從小喜歡貴族運動,如擊劍、賽艇、騎馬,也喜歡拳擊。他父親夏爾·德·顧拜旦(Charles de Coubertin)是出名的畫家。
從1875年開始,一直到1881年,考古學家在希臘連續發掘出古代奧運會的文物遺址,這引起了顧拜旦的興趣和關注。在1890年,他終於有機會訪問希臘的奧林匹亞山——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源地。他認為宏揚古代奧林匹克精神可以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
1892年12月25日,皮埃爾·德·顧拜旦發表演講,在演講中首次提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
1894年在巴黎舉辦了國際體育會議,決定在希臘創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並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
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正式成立,當時希臘文學家維凱拉斯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而顧拜旦擔任國際奧委會秘書長。任職期間對有關奧運會的舉辦、組織等完成詳盡規劃。
1896年到1925年擔任國際奧委會第二任主席。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時,發表了著名詩作《體育頌》,另著有《運動心理學試驗》(1913)和《競技運動教育學》(1919)等。
1925年以國際奧委會榮譽主席身份退休。
(註:1894—1925年,一直兼任國際奧委會委員。)
1937年於日內瓦過世,其遺體葬在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洛桑,心臟則埋在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奧林匹亞。

個人評價
嚴格來說,皮埃爾·德·顧拜旦的專業不是體育,由於他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認識到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他立下了教育救國,體育救國的志向,並決心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做出不懈的努力,為其發展奮鬥終身。
顧拜旦在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中遇到了重重困難,可他執著地發展體育事業的意志從不動搖。他堅忍不拔,頑強苦奮。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因經費困難幾乎流產,他親赴雅典,拜會首相和王儲,日夜奔波想盡辦法,終於順利舉行。第二屆巴黎奧運會,又遇世博會同時舉辦,兩者產生矛盾。顧拜旦被迫辭職,還不時遭到譏笑和唾罵,但他忍辱負重,從不氣餒。他從1883年20歲時就開始了復興奧運會的工作,直到他1937年9月2日逝世,整整為奧林匹克運動奮鬥了54年。他不顧家庭的不快和困難,對工作不分巨細都親自操辦:檔案,宣傳,設計圖案……,他四處奔走聯絡各方,廣交朋友爭取支持,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他的功績是不朽的。
顧拜旦原則性強,他堅持奧運會是屬於世界的,應該在全世界各不同城市舉辦,而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希臘的,雅典應是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地。由於顧拜旦的堅持原則才使奧運會有今天的輝煌。顧拜旦對和平,友誼,進步宗旨的原則,對反對歧視,堅持平等的原則,對奧運與文化的教育的結合,對人的和諧發展,對逆向代表制等原則的堅持不渝,如今已成效顯著地寫入奧林匹克憲章中。

尊稱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的原因
皮埃爾·德·顧拜旦是現代奧運會的奠基人。他出生於巴黎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律、政治、後又去英國深造,學教育學。當時英國的戶外體育對顧拜旦震動很大,他立志回去要改變法國對體育的漠不關心,他更嚮往的是擴大世界的體育交流。1883年,顧拜旦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但不是照搬,而是把過去只限於希臘人參加的古奧運會擴大到世界範圍。儘管顧拜旦的主張遭到一些反對派的反對,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終於有20個國家派代表在法國巴黎大學召開了第一屆“重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會議”。6月23日晚,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此後奧運會第4年舉行一次。由於顧拜旦對奧林匹克運動所作的特殊貢獻,他被後人尊稱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