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
1981年4月12日1981年4月12日 (農曆三月初八),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
美國成功發射世界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
1981年4月12日當地時間上午7點(台北時間20點),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上天。發射時,只見“哥倫比亞”號尾部發出一道熊熊的火焰,冒出灰白色的煙雲,接著,它凌空而起。長長的白煙一直向天空伸展。兩分多鐘後,固體燃料助推火箭脫離太空梭,向離發射地點250公里的海洋濺落。試飛正常。
“哥倫比亞”號第一次試飛的機組人員是指揮員約翰·楊和駕駛員羅伯特·克里平。太空人約翰·楊曾駕駛雙子座和阿波羅飛船四次進入太空,而羅伯特·克里平進入太空還是第一次。太空梭主要由軌道器、助推火箭和推進劑外貯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軌道器是太空梭可以載人和有效載荷的主體部分。長約37米,最大翼展24米。自重約68噸。美國在1972年即決定研製太空梭。設計要用它把大量載荷送入地球軌道,使它能在軌道上檢修衛星,並能把衛星帶回地面修理等。它可以像飛機一樣在機場跑道上著陸,一般可重複使用100次。但是“哥倫比亞”號的目的只是試驗其性能。這一次是計畫中四次試飛的第一次,到1982年才正式開航。
在科學技術發展上和政治上,這都是一件引起全世界注目的大事,自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以來,世界宇航科學已經有了很大發展,目前空中不停運轉的各種人造衛星不計其數。然而,它們只能自行墮毀無法維修,更不能返回地球重新使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像火箭一樣地飛,像人造衛星一樣地在太空軌道上運行,又可以像滑翔機一樣地按時按地降落,然後還可以再次使用。18米長的機艙,能裝運36噸重的貨物。換言之,這個太空梭如果成功的話,將可以用作在太空中進行工作的科學實驗室,為人類開闢新的知識源泉。過一陣子,甚至還能成為一個空中工廠生產一些在地面上難以生產的高標準產品。還可以成為太空修理站,載人和裝備去建立新的衛星,維修或撤回舊的衛星。有人把太空梭稱作“太空卡車”,可能在80年代中期即可定期來往於地球與太空之間。
第一架載人在太空穿梭並能返回地面反覆使用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以每小時17500英里的速度圍繞地球轉了36圈經歷54個半小時,於4月14日下午按計畫飛返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空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