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條約簽訂 協約國形成
1904年4月8日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各國發展更加不平衡,後起的帝國主義迅速趕上或超過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因此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鬥爭開始了。1898年的美西戰爭,1899年爆發的英希戰爭,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都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鬥爭。德、美、日是19世紀迅速膨脹的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德國的經濟力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德國的軍事力量卻大大超過美國,軍事和經濟實力都超過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20世紀初,德國開始向最大的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挑戰,同英國在全球範圍內爭奪殖民霸權,德英矛盾尖銳化。英國原來仗著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一支稱霸海上的海軍力量,在外交上奉行所謂“光榮的孤立”的政策,不與別國建立軍事同盟,自己放手向海外擴張。但是,面對德國的威脅,英國只好放棄“光榮的孤立”政策。英國首先和日本建立同盟,想利用日本牽制俄國,但英國與日本同盟不能幫助英對付德國。德國是英、法的共同對手,出於同一原因,英法於1904年4月8日簽訂英法條約。協約規定,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法國承認英國在埃及的特權。劃分了兩國的勢力範圍,調整了在其他殖民地的矛盾。日俄戰爭後,在英國看來,慘敗後俄國不那么可怕,而削弱了的俄國也希望有個強有力的同盟者。於是,1907年英俄又簽訂了協約。英法、英俄協約的簽訂,標誌著同德國集團對立的另一個帝國主義軍事集團——協約國集團最後形成了。兩個對立的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形成,為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