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
1115年1月28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形成一個民族共同體,發展了本民族的經濟文化,壯大了武裝力量,還領導了當時東北的漢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韋族、鐵驪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遼的武裝鬥爭。他生前還和南宋王朝達成協定,南北夾攻遼軍,協助南宋收回燕雲十六州。宋、金間的海上交通也曰益頻繁。
阿骨打在繁忙的戰爭年代,仍很注意農業生產,對黑龍江流域的手工業和商業也做了不少努力。在他生前還創製了女真文字。1125年,宋金聯合攻滅遼國。後來,宋、金雙方締約,東以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形成新的南北對峙。崛起於白山黑水的金國,擁有了北部中國的廣大版圖。
金朝採用了宋,遼官制。在地方上,州縣制與猛安謀克制並行。猛安謀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組織。
金朝有19路總管府,分掌各路兵馬和居民。東北地區分屬北京路、上京路、東京路。北京路以今遼寧寧城縣為中心,領遼西地區和吉林北部。上京路以今黑龍江阿城縣為中心,領吉林北部、中部及長春、黑龍江。東京路以今遼寧遼陽市為中心,管轄遼東廣闊地帶。
女真族在奪取了遼國政權以後,強令中原人口搬遷到黑龍江流域。這裡,土地平坦肥沃,人來多了以後,出現了到處有村落、莊稼滿田野的興旺景象。農業生產技術有所發展,如松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帶,不僅種植五穀和蔬菜,還從外地移植回鶻豆、西瓜、紅芍藥、桃樹、李樹。
金兵從中原擄掠來一些木匠、造船匠,學習修造中原式的運糧船。他們還廣泛套用中原建築的工藝流程和風格。開礦、冶煉也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礦洞規模之大,冶鐵爐之多,還有金銀製品、陶瓷燒制、鐵制農具的生產技術,大大超過遼代。幾乎與中原一樣,只是質量稍有不及而已。如鑄銅以銅鏡居多,工藝一般雖較粗糙,不過也有像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雙龍紋銅鏡這樣的精品。
金代也有了自鑄的銅錢,包括“正隆通寶”,“大定通寶”、“泰和重寶”,還發行了叫“小鈔”、“交鈔”的紙幣。商業貿易以國家經營為主,以鹽為大宗。只有一些金、銀首飾的經營,歸私人商家經營。金、銀器上的“上京翟家記”字款,說明上京的翟家是自產自銷的私人銀號。
女真族不僅有本民族的語言,還有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文字最早是由一個叫完顏希尹創製的,他仿照漢字楷書,參照契丹文而創製了女真大字。後來,又頒行一種女真小字,是仿照契丹字和漢字的偏旁創製而成。這種女真小字流行很廣。流傳至今的女真文已經不多,吉林扶餘縣石碑崴子屯有一通碑,叫《大金得勝陀頌碑》,是目前最為珍貴的女真文實物。女真文字一直沿用到明代,凡是在女真族地區任職的文武官員,晉京朝見的奏疏、表章,一律要用女真文字書寫。在中國文字史上,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一樣,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女真貴族不僅以儒家思想治理國家,還自覺用它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
金代建國之初,女真族的文化還很落後。入主中原後,徵集到大批漢族圖書,一批漢族文人前來歸附,使女真文化迅速發展起來。女真貴族自幼學習漢族語文和各種文化知識,朝廷還採用駢體文寫詔諭和奏章。唐、宋詩詞,也是金代宮廷文學的主要形式。女真貴族完顏躊,能詩善畫,他在《思歸詩》中有“新詩淡似鵝黃酒,歸思濃如鴨綠江”這樣頗為風趣的詩句。
金代女真族的歌舞音樂也受中原影響,常用樂器有的簫、琵琶、笙、鼓之類。宮廷樂工、歌女也能表演柳永的《望海潮》一類的樂曲。
女真族信奉珊蠻教。珊蠻,即薩滿。在女真語中,把巫婆叫珊蠻。所以,珊蠻教實際是一種巫術。重要的是,後來的滿洲人也信奉珊蠻教。金代女真人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於是各地出現了許多佛寺和佛塔。
1234年,在蒙古人鐵馬金戈的有力打擊下,盛極一時的大金國土崩瓦解。先前徙居中原、華北和遼東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似乎一夜之間作鳥獸散,重又分散為眾多的部落,接受來自元朝新政權的統治。
在元代,松花江和黑龍江下游,稱之為混同江,元朝在這裡設立桃溫、胡里改、斡朵憐、脫斡鄰、荸苦江5個萬戶府;又在黑龍江口特林地方設東征元帥府,在烏蘇里江流域設阿速古千戶所,在濱海地區設鯨海千戶所,在黑龍江下游設兀者野人、乞列迷萬戶府。一般情況是,萬戶府下有千戶所,千戶所下又有百戶所。這些女真部落,“各仍舊俗,無市並城郭,逐水草為居,以射獵為業”。
永樂元年(1403),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招撫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兒徹惕”、“主兒扯惕”、“拙爾察歹”,滿語稱之為“珠申”、“諸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