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家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出生

1797年1月10日

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 (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1797年1月12日-1848年5月24日),德國女作家,德國最偉大的女詩人之一。她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是宗教組詩《宗教的一年》(Das geistliche Jahr,1851年)和中篇小說《猶太人的櫸樹》(Die Judenbuche,1842年)。

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出生在明斯特附近的徽爾斯霍夫莊園,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貴族家庭,家教嚴謹,性格內向。由於早產的原因童年時候體弱多病,1812年至1819年由德國作家安東·馬蒂亞斯·施普里克曼(Anton Matthias Sprickmann,1749年9月7日—1833年11月22日)教授擔任她的家庭教師。

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從小就開始寫作,但一直沒有發表作品,直到她40歲。即便她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都從來沒有考慮過想要通過寫作來維持生計,她始終非常嚴肅地對待文學創作。她早年的寫作主要受到她的堂兄、科隆大主教克萊門斯·奧古斯特·馮·德羅斯特-菲舍林(Clemens August von Droste-Vischering,1773年1月21日—1845年10月19日)的影響,他極端地支持教皇權力。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受到了很好的文學教育,遠遠超過了當時婦女的一般水平。

雖然性格內向而且家教嚴謹,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還是一直通過信件與同時代的許多傑出人才有著很好的聯繫,其中包括格林兄弟。1825年,她沿著萊茵河出遊科隆、伯恩和科布倫茨,她在伯恩結識了有“萊茵女伯爵”之稱的西比勒·默滕斯-沙夫豪森(Sibylle Mertens-Schaaffhausen,1797年1月29日—1857年10月22日),她們組成了一個女作家的朋友圈子,包括德國女作家約翰娜·朔彭豪爾(哲學家亞瑟·叔本華的母親)和女兒阿黛勒·朔彭豪爾(Adele Schopenhauer,1797年7月12日—1849年8月25日)、歌德的兒媳奧蒂莉厄·馮·歌德(Ottilie von Goethe,1796年10月31日—1872年10月26日),她們經常在伯恩聚會。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還在伯恩認識了德國浪漫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文學歷史學家、翻譯家、作家、印度學家和哲學家奧古斯特·威廉·馮·施勒格爾(August Wilhelm von Schlegel,1767年9月8日—1845年5月12日)。

博登湖之旅對於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的文學創作至關重要,她先是造訪了她的妹妹燕妮,燕妮的丈夫是研究中世紀文學的德國作家約瑟夫·馮·拉斯貝格(Joseph von Laßberg,1770年4月10日—1855年3月15日)。1841年起她主要就居住在博登湖邊的邁爾斯堡。她先前結識的德國作家萊文·許京(Levin Schücking,1814年9月6日—1883年8月31日)經由她介紹在邁爾斯堡當上了圖書管理員,在他的靈感觸動之下,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在邁爾斯堡創作了她的大部分詩作。

1848年5月24日,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在博登湖邊的邁爾斯堡因肺炎逝世,葬於邁爾斯堡的墓地。

歷史上的 月 

詞條推薦